
艺术家学习自然好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,确实是这样,每一次艺术家对自然的新发现和新解读都会产生好的作品。而从人工的世界,特别是工业文明以来,艺术家在工业文明里体验到了人的力量与自信,人工世界的形式与智慧。抽象雕塑在西方是有很浓厚的传统的,所谓传统性, 应该意味着不间断的发展、推进与开拓,具有时间量的要素,同时还要有大量艺术家的努力,以及大量作品的佐证。
早在我们祖先的彩陶艺术中也体现出了抽象的才华,但是我们没有延绵不断的抽象传统。在我们的中国画确实是我们的国粹,可它是以千年的演进而形成的传统作为支撑的。近现代的中国美术史里根本就没有抽象这一块,尽管不排除一些艺术家有对语言的抽象化思维,而且这样的思维也是小心翼翼的。而我国雕塑之路,建国前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西方的古典主义雕塑,那国后我们又转向学习前苏联纪念碑式的具象雕塑,而我们自己奉行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,雕塑是为主题和政治意义服务的工具,是很彻底的具象艺术。改革开放以后,尽管经过短暂的八五美术思潮洗礼,其成果也只是思想与认识上的,艺术家的自觉探索还没有来得及转化为实际的创作成果,一夜之间我们跑步迈向所谓的“后现代”。我国当代雕塑中也有一种抽象的城市雕塑,普及在城乡各地。在并不短暂的改革开放30多年里,我们所有的专业雕塑家几乎都尝试过抽象雕塑创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