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雪浪石的文化价值
苏东坡任定州知州时,巡视曲阳得一奇石,但见黑质白脉,文如飞雪浪涌,酷似当时两位蜀地画家孙位、孙知微所画的“石涧奔流,尽水之变”的雪浪图,遂诗性大发,咏出“雪浪石”诗二首,其中“画师争摹雪浪势,天工不见雷斧痕”等佳句成为后代赏石家们评判雪浪石高下的圭臬。苏翁的书屋也自题为“雪浪斋”,
从此,雪浪石便有了美称。以至后来的达官要人,富商巨贾,推崇备至,争相收藏,更有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篇章。乾隆帝南巡六次过定州,六次观赏雪浪石,并赋诗三十余首,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主席视察定州时,专往众春园观赏雪浪石,并将苏东坡的铭文向随从人员做了详细解释。
太行山深处,勤劳的石材人寻着,找着,慢慢的拨开尘土,漏出了大气磅礴的美丽面纱!
承载着石材人对生活的梦想,雪浪石离开了他的故居,迎来了它可展示才华的世界大舞台,从此光彩夺目!
龙从云,虎从风,雪浪石携云龙之纹傲视群雄,悄然成为园林石材的新贵,用一种与生俱来的大气磅礴征服了所有的园林人。悄然成为了景观圈的新贵!